400余件中国近现代“儿童良友”在上海亮相

  中新社上海8月6日电 (范宇斌)“儿童良友——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展览6日在上海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百年前的儿童读物、中国第一代积木与铁皮玩具、童年偶像“黑猫警长”和迪士尼系列玩具等400余件展品首次集中亮相。

8月6日,“儿童良友——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展览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供图)

  本次展览聚焦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实践,以“美育启蒙”“美育生活”“美育时像”三个维度,展现近百年来儿童如何在这些“良友”的陪伴下获得审美启蒙与人格塑造的陶养。

  展览现场,一座复刻自1938年在上海南京东路461号开设的儿童玩具商店,吸引观众驻足。店内陈列着色彩鲜艳的木质玩具、铁皮发条玩具,货架上摆放着上海自主设计制造的童玩,玻璃柜台上装满了儿童文具与游戏玩物……

8月6日,“儿童良友——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中的美育”展览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开幕。图为展览现场复刻的儿童玩具商店。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供图)

  “此次展览从玩具与出版物的视角入手,展现百年来中国儿童的成长印记,承载了近年来日常生活史与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转向。”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赵蕾表示,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儿童美育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本次展览所回望的上海近现代玩具与出版物的美育实践,更具启示意义。

  据上海韬奋纪念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副馆长王晨介绍,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业的发源地和中心,也是儿童美育实践和玩具工业的摇篮。20世纪初,《儿童世界》《小朋友》等刊物在上海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儿童出版的开端,上海玩具工业也从仿制西洋玩具逐渐走向自主创新。美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百年来上海乃至中国儿童美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是对未来儿童出版物和玩具创新的探索和思考。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表示,今日的美育要既立足文化传承又采撷外来文化,既关注技能传授又陶养情感、塑造人格。展望未来,博物馆、学校和社会各界可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对话三方面合作发力,推动美育资源活化传承。(完)

【编辑:张令旗】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EQVZKs"></kbd><del id="Tps14e"></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fyeDjy"></b>
  • 她的销魂约会完整版影片
  • 秘密的心跳幻想unmodified
  • 那一夜的柔情照片完整版资源
查看更多

《最后的破晓经历未修正》

发布时间:2025-08-07 01:24:29 LustinWhispersontheBeach高清未删减 来自湖南

床上的色诱惑rawversion  9月27日,芦溪县变更干旱红色预警信号,该县大部分地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已达特旱。刘华估算,中稻每亩的产量降了200斤左右,当时批发价为1.3元/斤,因今年农药、肥料等成本上涨,实际上是在“赔钱”。资料显示,江西无灌溉设施的望天田为417万亩、旱地490万亩,两者约占全省耕地的23%,属于极易受干旱影响的耕地。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说,多数考古学家眼中的“文明”,基本是西语中Civilization一类词的翻译,一般以恩格斯“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这一论断为据,多数情况下,将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当做大同小异的同一件事来研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冯时则从中国传统来认识“文明”,《易传》《尚书》中的“文明”一词,本意是经过内心德行修养表现出的“文德”,是将人从动物世界分离出来的精神追求。因此,文明社会的状态,应该是“人类以修养文德而彰明,而社会则得有制度的建设和礼仪的完善而彰明”。  除了对文明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写,牛河梁遗址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还在于它在多个维度上表明着一种中华文化的贯通与延续。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8271270
举报
热点推荐
  • 她的禁爱日记无删减

    2025-08-07 01:24:29

  • 我的夜宴私语未审查版本

    2025-08-07 01:24:29

  • 最后的女体回忆完整无删减

    2025-08-07 01:24:29

  • 我的隐爱生活uncensored

    2025-08-07 01:24:29

  • 她的缠绵故事完整无删减

    2025-08-07 01:24:29

  • ??????uncut

    2025-08-07 01:24:29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